最近和朋友聊到经济复苏的情况。现在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,为什么地铁李的车流啊,商场里的人流量,明显热闹了很多,倒数都是人,还是有很多商家厂家觉得生意还不好做。我自己的真实感受就是现实层面的复苏处于一种不均衡割裂的状态,第一个是工厂缺订单的情况比较普遍,有朋友走访了珠江三角洲的一些供应链,订单依旧是没有好转的,身边开印刷厂的朋友给我的反馈就是却单子,特别是房地产宣传册,直到现在都没有收到单子。但行业已经开始内卷,搞设备升级改造来抢单子,银行业一直给额度叫他们去贷款,搞得他们现在就很犹豫。一边被抢的按捺不住,再不买设备呢就怕客户跑了。一边又怕砸重金搞设备以后,整体的订单没有变多。贷款的负担反而更大。现在废纸的加工还是再下跌的,而我们的消费生产处处都要用到纸。可以作为一个小指标观察市场需求的。工厂缺订单,带来的就是人员招聘的停滞,现在整个实体经济包括劳动者都希望能动起来。能够赚上钱过上好日子,但现实的压力还是比较大。第二是房地产行业的回暖情况,整体的房价还是平稳的,这一轮房地产的回暖在一线城市表现为内部交换优质筹码,改善型的需求在释放,所以二手房成交回暖。一些核心区域的网红盘也会受到追捧。上海的表现最为明显,成交量碾压全国。房地产的复苏整体是比较缓慢的,而且高层业没有表现出进一步刺激的意愿,还提到房地产要防止无序扩张。第三个餐饮和酒店,这些服务消费行业,非常明显的变热闹了。各大城市的餐厅到处都在排队,大家被压抑很久的餐饮娱乐出行旅游需求得到释放,商务活动在变多,海南的酒店价格狂飙,餐饮娱乐终于从至暗时刻李走出来,算是目前经济复苏最好的行业。服务行业出现了一个供应和服务质量跟不上需求的情况,因为疫情中裁员了,导致现在人手不足,带来的服务效率下降。消费者以大学生经济为主,快餐消费恢复迅速。这些是个人感受,不代表全局,只是多多少少说明了目前各行业经济恢复的态势不均衡,于是就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割裂感